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关键,如果能把这个环节处理好了,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干劲,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数学;反之,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环节,久之,学生原有的学习激情也会大大削弱,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,到那个时候再要想让学生去认真学习数学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了。
评价观念,方式方法的转变要从每一个老师自身的实践做起。比如说我以前感受到,我们做试卷讲评的时候,老师最容易做的评价语言,是说什么什么题目我都讲了好几遍,为什么你们掌握的不到位,或者说应该知道的你们为什么不知道,或者老找学生的毛病,比如说训练不到位,没认真看书,做题不够等等。但是老师有没有想过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,有没有把自己放在评价的环节中,若是能这样想,在讲评试卷的时候,也要跟学生说一说,通过这些试卷能不能反映出,我自己的教学有那些地方还做的不到位,希望同学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,来弥补这些缺陷。比如说我讲评试卷的时候就会分析,如果同学计算的毛病比较多,就说明我在上课演算的不到位,算法的算理说的不够清楚,在课后对计算的要求不够具体,或者留的计算的量还做的不够等等。这样同学们也感受到,实际上师生在这个过程中,是相互在学习,每一个评价的结果,不仅对于学生有促进作用,对老师也有促进作用。还有就是我们在评价方式上不要只期待老师对学生作出评价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,我们经常可以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,热情地给他鼓掌,并提出来他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,这种做法能不能推广,还有没有更简洁的做法等等。我们每一次都在一个学习段落结束的时候,让学生做专题小结,比如说章小结,那么每个同学做出来的小结呢,我们都在班里张贴,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的小结写的比较细腻,有的同学小结写的比较简练,有的同学是用计算机打出来的,有的同学甚至给出了树型图或者框图。面对这些小结,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做一点点评,把他们认为最直观最清楚,最详细最有特色的小结给它推举出来。这样在这种生生评价的过程中,每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位置。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们不能用唯一的一种模式去评价,应该是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,发挥特长,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。作业小结或者做试卷或者做小专题的时候,同学做的是不一样的。比如有一个专题是让学生做自己的函数图象库,有的同学库里装了很多很多函数,二次函数装了两个,还有其他的函数,那些函数多是有他的想法,还有同学就每一类装了很少的几个。
那么这种不同的多少里头,有各自不同的考虑,我们希望让同学们把这种考虑表达出来。大家一分析就看出来了,装得多的同学他希望有更丰富的内容供今后参考,装的少的同学认为本质上不同东西有几类,而这种东西有对函数更本质的理解。我们应该对这两种做法都应该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,这样同学们就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评价改革不等于考试改革,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明确提出,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,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、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过程,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、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,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。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,把握好这个评价的尺度,发挥评价的作用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当然我们并不回避高考,高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,也是学生获得机会的一个敲门砖。在考试内容方面,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,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,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。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、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。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,学生能够背诵的概念、公式,并不等于学生真正理解了;而当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解决问题,即使学生不能完整复述或背诵其定义,也意味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。鉴于此,新课程倡导在考试内容方面,少考一些名词解释、少考一些计算速度、少考一些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,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、能体现综合应用的、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,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。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,杜绝设置偏题、怪题的现象。考试内容的这一变革将使传统的题海战术、大量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、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,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它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,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,关注学生作为“人”的发展,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。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权利,关注学生的处境和发展中的需要,保护学生的自尊、自信,认真思考、谨慎选择,以激励为主的方式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反馈,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。尤其对于考试,应采取匿名反馈或单独反馈的方式,应鼓励学生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,自己和自己比较,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情况,不得以公示的方式大排队,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。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,应更积极地欣赏学生、赞美学生、关注学生: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、关注学生的成功经验。因此,让我们共同努力,让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成为他们人生的快乐体验。
随机阅读
- [教育理论] 活用教材 服务教学
- [教育理论] 教会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方
- [教育理论]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
- [教育理论] 优质课不一定是完美的
- [教育理论] 师生互动--使课堂教学走向
- [教育理论] 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
- [教育理论]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
- [教育理论] 再谈引导学生“探究式学习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素质能力与新课堂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有效课堂教学的建立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论]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
- [教育理论]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
- [教育理论] 让幽默伴随课堂
- [教育理论]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
- [教育理论] 追问,一种有效理答行为
- [教育理论]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
- [教育理论]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
- [教育理论]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
- [教育理论]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
- [教育理论]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,激发学
- [教育理论]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教师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